前陣子有朋友山長水遠從香港前來英國探望我,並送來了這個鑰匙扣,「無處不閱讀」正式登陸英倫了。無法親身參與獨立出版書展一直令我深感遺憾,這份小禮物算是帶給我小小的安慰。
如果你想重拾閱讀的習慣,卻一直未能成功,請耐心讀一讀我這篇略長的親身見證。
我從小便喜愛閱讀,能養成這好習慣得感謝我的父母。家中雖然沒什麼藏書,但他們常帶我們幾兄妹到公共圖書館消磨時間,有時一坐便一個下午。耳濡目染,令我跟眾多好書結緣。當年每人每次限借書三冊,記得第一次借回家的書包括《基度山恩仇記》兒童版和《鄭成功傳》,可能因這開局,令我至今特別喜愛小說類及歷史類的書籍。那時我每星期都會用盡借閱的限額,一星期讀三本書。
可惜隨著年紀漸長,生活日程愈排愈密,加上五光十色的娛樂選項的影響,我漸漸放下了閱讀的習慣,一停經年。期間斷斷續續雖仍有看一些書,但只約一年看三、四本左右,閱讀量跟少年時差天共地。
我相信不少人都跟我的經歷相似。雖知道閱讀是個好習慣,也曾擁抱過這好東西,只是踏進江湖後,再難專心坐下來好好讀一本書。
重拾閱讀的習慣
直至兩年多前公司決定發展電子書業務,我才認真想重拾閱讀的習慣,若賣書的人不看書,怎知道要怎麼賣呢?然而生活的日程一點也沒放鬆,要擠出一點專注看書的時間仍是十分奢侈的事情。
那時公司的技術同事找到方法,利用 AI 做了一個小工具把一本本 EPUB 格式的書轉成粵語朗讀,那就是現在 3ook.com AI 書僮的前身。當時我們還沒決定發展 AI 朗讀這功能,於是我一直乘工作之便,用這工具把一本本電子書轉成聲音來聽。這種吸收知識的方式特別適合我,因為作為幾個孩子的父親及新創小團隊的核心成員,我不太可能投資太多時間專注閱讀;然而我其實有很多零碎的時間可以利用,在那些空隙中我未必能靜心坐定看書,卻可以用耳朵「聽書」,就像聽電台廣播一般。
於是我在接送孩子時、做早餐時、運動時、乘公車時、在超市購物時,甚至洗澡時,我都開著手機聽書,這習慣已維持了兩年。
這是「真.無處不閱讀」!
這些零碎的時間加起來,令我每天最少能「閱讀」1 小時。這兩年來我以這種方式,平均一個月能讀 4 本書,一年下來差不多便能讀 50 本書,知識因此增長不少。
眼到耳到、雙管齊下
然而用聽書的方法不能完全滿足我的需要,因為有些特別艱深的書很難在分心的狀態下讀懂。有時聽到一些重點,想要記下,也必需打開閱讀器才能做到。另外,若想速讀一本書,還是用眼看比較有效率。
所以還是有 20% 左右的內容我是選擇用眼來讀的。
以上是我的真實見證,絕對不是為了推銷產品而創作出來的故事;就算我不在這裡發表這篇文章,也會在個人的部落格發表。AI 書僮的朗讀功能確實如此幫我重建了閱讀的習慣,和更充實地生活。不過當然,我選擇在這裡發表,也確實是為了推動讀者諸君試用這產品啦 — 書僮當然是賣書的。
要使用 AI 書僮朗讀功能,先要成為 Plus 會員。現正推出限時「早鳥」優惠(8 月 31 日截止),建議盡快把握機會。早鳥會員可享七折優惠:
年費:
99.9969.99 美元(節省 30 美元)月費:
9.996.99 美元(節省 3 美元)
推廣期成為年費會員,更可獲贈自選電子書一本。
8 月 31 日後將恢復原價。請把握時機!不然蘇州過後冇艇搭1!
「蘇州過後冇艇搭」是一句有趣的粵語俗語,意思是錯過了機會就沒有第二次機會了。
> 請耐心讀一讀我這篇略長的親身見證
說好了的「略長」呢?以為未完~